【貓狗營養攻略】貓狗糧應點選?如何判斷毛孩吃得好不好?

毛孩的飲食健康是每位主人最關心的話題,但面對市面上琳瑯滿目的貓糧狗糧,你知道怎樣選擇符合均衡營養的產品嗎?從「高蛋白飲食」到「無穀貓糧」,Pettington 帶你深入了解 AAFCO 標準背後的真相,幫助你選到真正適合毛孩的優質糧食。
營養素 vs. 成分:選貓糧狗糧不要只看成分表

很多主人都會以為「成分」就是關鍵,例如看到有雞胸、牛肉、吞拿魚就覺得營養最好。但其實營養素才是最重要的指標,包括蛋白質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等,是動物維持生命和健康所必須的物質。
美國飼料管理協會(AAFCO)指出:一款「完整均衡」的貓糧狗糧,必須包含所有毛孩所需的必需營養素,並符合特定年齡、品種的標準。單看成分,無法反映整體營養價值。
高蛋白貓糧真的越高越好嗎?揭開迷思

不少人認為「貓是純肉食性動物,所以要吃超高蛋白」,但其實這說法並不完全正確。沒錯,貓咪屬於天生的肉食性動物(obligate carnivore),對蛋白質的需求確實比狗狗高,AAFCO 建議成貓至少 25% 蛋白質。
但營養學研究指出,過度高蛋白的飲食未必對健康有利。如果蛋白來源不佳(消化率差)或比例失衡,反而可能增加腎臟負擔、導致尿液過度酸化,甚至加劇慢性病風險。這也是為什麼均衡配方比單靠「高蛋白」來得更重要。
Pettington 提醒:
選購時請重視蛋白質來源、品質及整體營養結構,而不是盲目追求數字。
狗狗貓咪需要碳水化合物嗎?營養學解說

許多網上討論認為「碳水化合物是壞東西」「應該選低碳水貓糧狗糧」,甚至主張無穀糧才健康。但實際上,碳水化合物對毛孩來說是能量來源之一,也幫助蛋白質、脂肪執行生理功能。
AAFCO 指出,狗狗雖然偏向雜食性,可有效消化熟化後的碳水化合物,貓咪雖是肉食性動物,但少量碳水也能提供纖維與能量。只要配方設計得宜,碳水化合物不僅不會「害」毛孩,還能幫助維持消化道健康、促進飽足感。
有研究發現,適量碳水能減少脂肪囤積、支持腸道菌群。而「無穀」並不等於「無碳水」,很多無穀糧會改用馬鈴薯、豌豆等來提供碳水來源,這點主人們要留意。
Pettington 建議:
不要一味追求低碳水,應關注配方是否完整均衡、來源是否優質,這才是對毛孩最好的營養策略。
特別提醒:
對於患有糖尿病、腎病等特殊健康狀況的毛孩,確實可能需要特別控制碳水攝取,請務必咨詢獸醫,根據專業建議調整飲食。
脂肪與必需脂肪酸:均衡營養不可缺的角色
脂肪除了提供高密度能量,也是 Omega-3、Omega-6 脂肪酸的主要來源,有助於皮膚、毛髮健康,並支援免疫系統。不過,脂肪攝取過量則可能增加肥胖與胰臟炎的風險。
AAFCO 標準建議:狗狗最低脂肪含量為 5.5%,貓咪則為 9%。特別是貓咪還需要額外的花生四烯酸(arachidonic acid),只能從動物性脂肪中獲取。
無論市面上如何強調「天然」「野性飲食」等口號,AAFCO 標準才是保障毛孩健康的權威基礎。別再被包裝上的華麗字眼迷惑,Pettington 認為選擇信譽良好、標示完整的品牌,才是對毛孩最負責任的態度。